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计算机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愈来愈普及,雕塑领域也开始大量使用数字技术。雕塑语言借助三维数字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促成了数字雕塑的诞生。
数字雕塑用到的软件包括:zbrush、maya、3D maxs、C4D、blender等等。数字雕塑分两类,一类是采用计算机制作用机器成型的雕塑,如采用数控机床、激光雕刻机、快速成型机作出的造型。还有一类就是纯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作品,如一些影视游戏中的虚拟角色、景物,道具以及纯三维作品等。数字雕塑介于平面绘画跟立体造型之间。
人们固有的思想可能认为数字雕塑不能像传统雕塑那样可以触摸,所以不能算做雕塑。不过随着机器加工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这样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就像打印机一样,从针式的点阵式精度发展到现在的照片级精度。
未来雕塑可能会分两大类,一类叫传统雕塑,另一类就叫数字雕塑。它们的区别就是,在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一类是用手工的方式在材料上创作雕刻出作品,一类是在计算机中制作出形像,用计算机控制加工设备在材料上制作出作品。
其实我们无论用什么方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缺少了想像力跟创造力那就什么都不是。相对于传统雕塑,数字雕塑制作高效可以复制,可控及确定性所以更有工艺价值,传统雕塑虽然制作低效但独一无二。数字雕塑只会是一种高效的工艺之一,它并不会取代传统工艺。
数字雕塑的优势:
①在制作数字雕塑的进程中可以随时调整造型,相当于在泥塑过程中发现错误,调整形体。在建模期间如有重大调整可以通过重新打开存盘的文件或者一步步撤销命令回到原来的状态,这可以随时将制作过程存储,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及时保存工作,对于雕塑创作过程中的实验性感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复制和镜像功能最能体现出数字技术的优势,这意味着重复性的工作只需要做一遍。一件数字雕塑作品往往不需要从零开始,完全可以从修改一个现成的模型开始。对于细节的深入刻画,数字雕塑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③相比较在实际的雕塑工作现场很难有全面完美的雕塑观察角度,在虚拟3d环境中观察数字模型是非常方便的,可以很轻松地切换视角,设置照明,观察整体和细节。
④为雕塑设计模拟一个真实的环境,包括周围景观环境、时间、气候等,有利于对雕塑效果的把握。借助虚拟现实等手段可以实时地、身临其境地体验雕塑带来的真实感受,这一点尤其对设计公共艺术品具有现实意义。雕塑的创作过程数字化,可为其放大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数字成型的雕塑作品可以直接输入与电脑连接的数控雕塑设备输出,从而解决实体化的问题。这种设备目前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电脑数字控制雕刻机(compu ter numerical co ntrolmilling),简称CNC;另一种是快速原型制作机(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前者是在三维空间中对一块材料进行类似传统的雕刻;后者通常被称作三维打印机,是通过一层一层粘接的方式叠加,有点象套圈放大那样,最终完成整个雕塑的立体模型。用后一种方法,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人的手工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多层空间形态。当然,有关雕塑放大过程中的修改、铸造和焊接类的材料加工,尤其是针对大型室内外公共艺术和新型材料开发方面的问题还有待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从三维数码设计软件到三维数码成型设备,数码技术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造型链,它正在把一部分新型的雕塑家从雕塑的传统手工艺或技术中解放出来,从草图和泥塑的造型训练和技术局限中释放出来,它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通道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潜在的可能性深不可测。所以在艺术类高校的基础课教学中积极推广计算机艺术教育是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艺术类学科中很多专业都已经将数字艺术作为基础课,雕塑专业更应首当其冲,而且要设置有雕塑专业特点的数字艺术课程。数字艺术课程的设置也必然将带来教学手段的新发展。
相比之下,传统雕塑历史悠久,与人类的文明相伴而生。启蒙时代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阿尔塔米拉洞的野牛、南美非洲的原始土著雕塑,这些最为古老的雕塑形式,历史上各个民族都产生过。虽然产生的时间有相应的区别,但却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于物象和不相似于物象的造型融为一体,尊重客观事实,但又重于内心世界。既具有客观之象又具有主观之意,既寓情于物,又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雕塑作为精神的产物,更加的注重“意象”的表达,可谓是精神之雕塑。霍去病墓前石刻因物象形,利用石材自身的态势,稍加雕琢,形象便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这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雕塑的最高境界。